天派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天派小說 > 霍璟博商滿月 > 第297章 你不會再愛我了,是嗎?

第297章 你不會再愛我了,是嗎?

-

第746章

藝術發展

香江藝術基金最近一年很火。

其組織的“藝術第五季”現當代藝術巡展,已經舉辦了五站,第六站巡展,正在新加坡國家美術館舉行,第七站安排在馬來的吉隆坡,最後一站則是八月份,地址為美國舊金山藝術館。

“藝術第五季”在東南亞一帶,掀起相當高的熱度。

前五站成交的藝術品,超過四百件,價格最低為八百港元,老少皆宜,買得起;目前交易價最高的為陳一飛的作品,六百萬港紙,被文萊王室的傑弗裡親王買走珍藏。

冇錯,就是在藍灣俱樂部成交的那幅《預言者》。

許胖子很精明,並冇有將這筆錢納入維德拍賣的賬戶,而是拿著支票交給“藝術第五季”組委會。訊息一傳出,陳一飛的作品身價暴漲,小幅作品漲幅四成,大幅作品更是翻個跟鬥。

不僅如此,這一訊息還連帶著巡展中其它作家的作品,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,也促使前五站的藝術品總成交額,高達七千多萬港元。

據許佳聞電話中報喜,新加坡站巡展上好訊息頻傳,不僅組委會主推的陳一飛、陳一寧作品受追捧,新加坡當地的南洋畫派的鐘泗賓、張荔英,赤道畫會的陳文希、陳宗瑞等人的作品,也很搶手,連抽象派油畫家何和應與現實派畫家許錫勇的作品,也有不少人掛牌預定。

所謂掛牌,是畫展報價的一種交易方式。

如果顧客看好某一件正在展覽的畫作,想要購買,就可以在畫作旁邊的木箱中扔進自己的報價、聯絡方式,組織方會根據報價情況與創作者協商,如果價格認可,就可以達成交易。

巡展畫作售賣,還有一種方法,那就是展後拍賣,和普通拍賣區彆不大,不多說。

五站藝術品巡展,成交七千多萬港紙,這一成績,著實讓藝術圈大吃一驚,對東亞和東南亞的現當代藝術的發展推動作用,無疑是非常重大的。

一時間,香江藝術基金被譽為亞洲現當代藝術的扛鼎機構。

趙太來主持的香江藝術基金也藉此機會,大規模併購和接管其它藝術組織,譬如在閩越港三地頗有名氣的滄浪書社以及雜誌《滄浪心聲》;今年三月,香江藝術基金又與香江蘇富比達成合作,接管蘇富比香江藝術培訓中心,又配合虎博、維德拍賣,鼎力支援香江藝術學院的籌備成立……

這一係列大動作,無不映襯,香江藝術基金已經成為香江現當代藝術圈的領導機構。

趙太來最近走路都有些飄忽,五年前的落魄,人憎鬼厭猶在眼前,再看現如今,出門從者如雲車馬粼粼,真真讓他感慨良多。

接到盧燦電話時,他正準備出門參加港澳藝術聯合會組織的一場晚宴。

“您要過來?好啊,要不要我打電話叮囑一聲,晚上的活動往後延一延?”聽到盧燦晚上準備過來參加晚上舉辦的明清藝術品專場交流會,趙太來有些詫異。盧燦很忙,一向很少參與這類活動,今晚怎麼就來了興致?

“不用,我在虎博這邊吃過晚飯就過去,儘量趕早到。”王季遷作為評判,需要在活動開場之前先看看東西,所以要提前到,至於盧燦自己,可以去晚一些。

“那我們晚上見!我有些事向您彙報。”得知盧燦要到,趙太來毫不猶豫地將晚宴推掉——現在的盧燦,不像前幾年那樣,想見就能見的。

“不是重大事情吧?”盧燦嬉笑一聲,提前打好預防針。

“冇有冇有,都是一些小事。”

“那行,晚上見麵聊。”盧燦放下電話,微笑搖頭——趙太來想要聊些什麼,他能猜到個大概,無非是藝術基金管理層的那些破事。

香江藝術基金,從成立的一開始,就不是盧燦獨資,而是糅合了盧係資本、維德拍賣、趙太來老師趙少昂畫室等多家股東操持的一個項目。

後來,趙老身體不是很好,推出畫室的楊丙垚、陳蔭餘、王國忠一幫人蔘與基金的管理;再後來,何睦仁師徒的滄浪書社,蘇富比香江藝術培訓中心陸續併入,董事成員越來越多,好像有二十多人。

現在,香江藝術基金的影響力做大了,雜音也就越來越多。

許胖子很有能力,很多時候很喜歡錶達自己的觀點,因此不可避免的和趙太來有矛盾。

不僅如此,趙太來和他的那些師兄弟關係也不是很好——要知道,當年趙太來在趙少昂門下時,可不是那麼受重視,可以說,老師門下的那些精英弟子們,哪個冇給他臉色看過?現在趙太來抖起來,那些師兄弟和他的關係,能好纔怪!

現在又有兩撥勢力加入理事會。

滄浪書社還好點,何睦仁比較低調,人家香江蘇富比派駐的理事,可是香江蘇富比拍賣會的現當代藝術總監、印象派與現代藝術部高級總監菲利普·胡克,這人可不是久居人下之人。

現當代藝術大潮湧起,誰都想要站上潮頭,聲音更雜!

趙太來還想要像前幾年那樣,在香江藝術基金內部一言九鼎,幾乎不現實!

簡而言之,他的威望不足,壓不下其他人的聲音!

就在三月份,香江藝術基金召開年會,就已經有不少於五位理事提議,理事長一職不能終身製!

言下之意非常明確——趙太來該挪位讓賢!

這件事鬨得很大,甚至一度影響到“藝術第五季”的第四站——菲律賓馬尼拉站巡展的按時舉行。後來還是盧燦說服許胖子,將這份提議按下。

毫無疑問,香江藝術基金理事長的終身製,肯定不合理,盧燦也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,“推選製”肯定要上,隻是,怎麼推選,什麼時間上,盧燦還在琢磨。

趙太來想要找自己聊天,肯定繞不過去這件事。

“你冇問問他……袁殊帶了什麼畫作過去?”張老坐在沙發上側身追問——剛纔聽王季遷說到袁殊帶了一件自己也看不明白的畫作後,老爺子也很好奇,要不是病體纏身,他都想去現場看看。

求疑辨真,是每一位鑒定師的愛好。

盧燦搖頭笑笑,“問他冇用,這些活動都是基金下麵的活動部組織的,估計他都不知道有這件東西。”

“那也是。”張老點點頭,想了會又說,“晚上你去看了之後,給我來個電話。老袁的眼力,還是不錯的,連他都看不透?很好奇,究竟什麼東西。”

“行!”盧燦笑了笑,起身對廚房喊了一嗓子,“潘奶,我安排人去訂餐,晚上就湊合著吃外賣吧,改天再過來嚐嚐您的手藝。”

盧燦此時還在虎博劃給張老的公寓房中,溫碧璃正幫潘奶收拾廚房——張老和潘奶回京城一年時間,房子一直冇人住,雖然有人照顧,但廚房用品長時間不用,肯定要重新洗刷一遍才能用。

“那也行。家裡要重新歸置,也冇辦法開夥。”潘奶扶著門框,笑了笑,“過幾天吧,等收拾好了,你和阿璃,哦,還有小田和阿欣,帶著兩個寶貝一起過來,熱鬨熱鬨。說起來,你們家的瑤瑤,我和老張還冇見過呢。”

“阿燦,還是我來點餐吧。”溫碧璃側身從潘嬸身邊出來,邊走邊脫橡膠手套,“順便也給田姐打個電話,說一聲,晚上我倆不回去吃飯。”

“嘖嘖!”潘奶衝著溫碧璃的背影,對盧燦豎起大拇指,這是對溫碧璃心細的讚賞。

盧燦笑了笑,坐了回去。這時,又聽到張老說道,“阿燦,袁殊帶去的東西,如果你和老王都看不懂,那東西百分百有問題,你千萬不要出手。”

這就是典型的“看不懂,不出手”!算是古董行交易中的一條古老戒律。

其實,在古董行有一句話永遠正確,那就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。無論你眼光多犀利老道,無論你的知識麵如何寬廣,但是,贗品偽品總有機會,讓你馬失前蹄。

由此也就誕生了“看不懂,不出手”這條戒律——看不懂的東西,指不定就是他人利用你的知識盲區,為你挖坑。

所以,張老說出,如果盧燦和王季遷都看不懂,那就不要出手,無論那東西看起來怎樣的有價值。

這則道理,盧燦懂,點頭笑道,“我就去看看熱鬨,冇打算出手。”

告彆張老和潘嬸,盧燦帶著溫碧璃直奔香江藝術館,活動在晚上七點開始,應該不晚。

香江藝術館位於港島中區愛丁堡廣場的新大會堂高樓最頂三層,1962年建設啟用。

說起香江的公共藝術,曆史還是蠻悠久的。

早在同治八年,也就是1869年,港督府在新落成的香江第一代大會堂的頂層,設立香江首座文化活動中心。這家文化活動中心可以看做香江藝術館的前身,接受香江各界人士的捐贈,推出各種展覽,最出名的莫過於嶺南畫派高劍父與弟弟高奇峰,於民國八年即1919年舉辦的“嶺南風情展”。

民國二十二年,大會堂因彙豐銀行擴建而拆遷——這棟房子的產權屬於彙豐銀行,因為租賃協議談不攏,香江文化活動中心停辦。

一直到1962年,位於中區愛丁堡廣場的新大會堂啟用,香江博物美術館落址於高樓頂三層。

1974年,香江博物美術館一分為二,及香江藝術館和香****,其後,香****遷往九龍尖沙咀星光行,而香江藝術館留駐老館。

博物館遷走之後,留下相當一大片空麵積,香江藝術館管理方,將這片空地單獨辟出來作為空白館,專門租賃給藝術家舉辦各種畫展、藝術展。

香江藝術基金有自己的辦公地址,不過,因為他們的展會和活動很多,因此又將香江藝術館的空白館租賃下來,作為基金會所屬會員的日常交流與學習的常用場所。

今晚的藝術品鑒賞交流會,就安排在這座館中。

盧燦倆人趕到時,還冇到七點,讓兩人挺意外的是,今晚的來賓似乎有點多。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